麻豆在线

新闻资讯

前沿引领,实践育人——麻豆在线 2025年暑期实践成果巡礼

前沿引领,实践育人——麻豆在线 2025年暑期实践成果巡礼

麻豆在线 2025年暑期实践活动于7月12日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前沿引领、实践育人”为特色,构建了涵盖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培训、科研能力提升、典型电子模块应用及竞赛训练、电子实训及行业前沿技术探索的立体化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培训中,刘平安、魏凌两位资深教师讲授了滑动摩擦力、机械能守恒定律等8个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学生们通过对比使用PASCO数字化实验系统和传统实验设备,掌握了实验教学的关键技术,为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研训练课程邀请了6位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刘仁明教授系统讲解量子力学研究进展,内容涵盖从薛定谔方程到量子计算应用;李杰教授重点介绍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王超教授通过热电材料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工业余热利用中的技术突破。此外,朱经亚教授、李航教授和潘根才教授分别就高能物理、低维材料和钙钛矿等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讲解。在实践环节,学生们分组操作了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科研设备,完成了材料表征、数据分析等实践任务。

典型电子模块应用及竞赛训练课程以学科竞赛需求为导向,构建了“赛教融合”的特色培养模式。课程围绕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要求,重点强化学生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教学中特别注重设计规范训练、技术文档撰写等竞赛必备技能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掌握电路设计与调试的核心技术,更具备参与高水平电子设计竞赛的综合素质。

电子实训课程从电子技术基础技能入手,通过模块化项目训练,系统培养学生电路焊接、测试测量等基础技能;进而过渡到完整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特别强调标准化操作流程与工程规范意识养成,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行业前沿技术课程围绕新原理信息器件与集成电路工艺等前沿领域,汇聚校内名师、顶尖学者和产业专家组成多元化教学团队。课程内容涵盖郑海务教授研发的自供电传感技术、张锦龙教授开发的光子芯片温度监测方案、吕浩杰教授突破的智能微系统核心技术、吴永辉副教授创新的边缘智能协同算法,以及陈立家教授开拓的机器人跨学科技术。

课程特邀学界与产业界权威专家深度分享:清华大学田禾副教授展示二维材料器件的最新突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晓华教授解析晶体管微缩技术的发展趋势;行业专家曾伟雄博士与麻豆在线校友王科则从产业视角解读集成电路工艺与人才需求。

本次暑期实践通过校企协同、学科交叉的创新模式,构建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立足“理论教学-科研训练-工程实践-产业认知”四位一体的培养范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产教融合,着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